緊接著上海解除為期兩個月的封鎖的好消息之後,端午節即將到來!端午節是中國四大重要節日之一(另外三個分別是春節、清明節和中秋節),是農曆五月初五,今年的端午節是2月3日!
在本文中,我們將討論您需要了解的有關端午節(端午節/Duānwǔ Jié)的所有資訊!
漢語中,「端」的本義是規整、恰當,「午」的本義是中間、中心,所以「端午」的字面意思是恰好在中心。
同時,根據中國古代星象傳統,在端午節期間,“龍星”位於天空中央,被稱為“飛龍在天”,被認為是最好的星座之一!
中國人崇尚中和、規矩,此外,人們對龍——「端午」——也懷有強烈的崇敬之情。集兩者之大成,必定是充滿吉祥的特別日子!因此,中國古代在這一天開始了許多慶祝活動和儀式。
屈原的故事 – 屈原
說到端午節,就不得不提屈原。屈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愛國詩人,他創作了許多傑作,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基礎,其中最著名的當屬《離騷》。他在詩歌中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。然而,他的人生故事卻十分悲慘。
(屈原,BC340 – BC278)
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。由於他深得楚懷王器重,引起群臣嫉妒,群臣在楚懷王面前誹謗他。楚懷王漸漸疏遠屈原,不再採納他的諫言,最後甚至將他貶抑。屈原悲憤交加,投汨羅江自盡。屈原死後數十年,楚國最終因諂臣之亂而被秦國所滅(西元前225年-前223年)。
但屈原依然活在人們的心中。據說,屈原死後,楚國人民舉國哀悼,紛紛來到汨羅江邊弔唁屈原。漁民支起小船,將屈原的遺體打撈上來。人們把食物丟進河裡,以為魚吃了它們就不會咬屈原的屍體了。一位老醫生甚至將一壇酒倒入江中,意在毒死江中的蛟龍,以保住屈原的屍體。
觀看此影片以了解有關屈原的更多資訊↓
端午節吃什麼喝什麼
屈原投江那天,是農曆五月初五,也就是端午節。從此,端午節就衍生出了許多新的習俗,以紀念這位愛國詩人。
- 吃粽子/Chī zòngzi – 吃傳統粽子
粽子,相傳是當時人們為了保住屈原的屍體,將粽子丟進河裡餵魚。如今,粽子已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。粽子由糯米製成,裡面塞入豆沙、棗泥、鹹蛋黃或臘肉等各種餡料,再用蘆葉包好。吃的時候,可以煮來吃,也可以蒸著吃。
中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包粽子的方法各不相同。這裡我列舉一些常見的粽子種類:
(粽子的不同製作方法)
如今,許多品牌也推出了迎合年輕人喜好的新型粽子。以星巴克為例,他們幾年前推出了水晶粽子,如今已成為人們送給親朋好友的熱門端午節禮物。
- 喝雄黃酒/Hē xiónghuángjiǔ – 喝雄黃酒
雄黃酒是古代人們為了阻止蛟龍咬斷屈原身體而倒入江中的酒。飲雄黃酒也是端午節由來已久的傳統。雄黃即雄黃。雄黃酒是一種摻有磨碎雄黃的白酒或黃酒。雄黃酒具有殺菌驅蟲的功效,也用於中藥治療皮膚病。
端午節可以做什麼
- 劃龍舟/Huá lóngzhōu – 劃龍舟
如果你在端午節期間來到中國南方,你很有機會看到龍舟賽!劃龍舟曾經只是紀念屈原的節慶習俗,如今已逐漸成為一項水上運動。 2020年,龍舟賽已成為亞運的正式比賽項目。
- 打馬球/Dǎ mǎqiú – 打馬球
對於中國北方人來說,由於沒有足夠的水來賽龍舟,人們在節日期間會選擇打馬球。
- 掛艾草/Guà àicǎo – 掛艾葉
農曆五月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月份。人們認為五月自然災害和疾病頻繁。為了驅除厄運,人們會在端午節當天在門上擺放菖蒲、艾蒿、石榴花、龍船花和大蒜。菖蒲形似寶劍,又帶有大蒜的濃鬱氣味,人們相信它們可以驅除邪靈。
此外,艾葉能釋放一種特殊的精華液,具有驅蚊驅蟲的功效。人們也喜歡製作香包掛在家中,以防止蚊蟲叮咬。
- 繫五色繩/Jì wǔsèshéng – 配戴五色繩
在中國古代,綠、紅、白、黑、黃五色被視為吉祥的顏色。人們相信用這些顏色編織的繩子戴在身上,可以帶來好運。
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端午節(Duānwǔ jié)背後的歷史和文化!
最後,我想介紹一句端午節期間可以使用的特別問候語:
端午好康!端午好康!
祝您端午節平安祥和!
正如我之前所說,農曆五月在健康上被視為不祥之月。因此,在端午節,人們通常不會祝福人們“快樂”,而是祝福人們“健康”。
祝您假期愉快!下次見!